可成科技董事長洪水樹指出,在外科手術中,組織之切割、止血處理時間冗長,可成投入醫療產業已超過十年,此次與工研院攜手合作,期待能運用既有的材料科學與製造優勢,並借重工研院醫材關鍵研發能力,整合國內醫師羣的回饋,開發雙模態微創手術系統技術,結合電及超音波能量輸出,可動態調控高頻電刀和超音波刀所需的手術器械能量,搭配前端器械,可有效解決傳統電刀之缺點,如:高溫容易傷到周圍組織、止血效果有限、易產生燒焦煙霧及組織結痂癒合等問題,未來將可應用於腹腔微創手術軟組織止血與切割,並同步發展不同臨牀需求與特用的設計,以快速切入國內市場,逐步推展至全球,建立臺灣自主研發雙模態微創手術系統技術,帶動臺灣資通訊關鍵技術與產業鏈一同轉型,成爲跨界轉型生醫領域之最佳典範。
今年爲可成轉型元年,看好未來AI人工智慧醫療發展以及微創手術相關的醫療器械需求,可成具備微創醫材所需要的核心能力,未來公司亦將透過與一線的品牌大廠合作,扮演開發與代工的角色,擴大規模切入高階醫材、耗材等微創醫材領域,成爲生醫領域代表性的委託開發與代工生產龍頭(CDMO Contract Development Manufacturing Organization),爲公司長期發展與永續經營提供動能。
工研院院長劉文雄表示,臺灣擁有完整的資通訊(產業鏈及高品質的醫療體系,以資通訊技術導入使醫療走向個人化,帶動行動醫療、遠距醫療發展,已爲許多產業找到跨領域整合新價值與市場機會。其中,腹腔微創手術已蔚爲趨勢,目前進口的醫材器械大多僅有切割或止血等單一功能,除了更換器械增加時間與接觸風險外,手術過程中也會因熱產生煙霧遮蔽視野。今年工研院攜手可成開發次世代整合手術醫材,打造符合臨牀醫師需求與多元手術應用的醫材器械,希望未來吸引更多業者加入完整產業鏈,爲臨牀與患者帶來更多福祉。